暑假期间,我院学子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学生实践活动“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的寄语精神,积极踊跃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活动,通过走访实地调研、参观博物馆、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感受家乡变化,助力家乡产业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美好社区,在工作中积极作为、勇担重任,用火热的青春光彩彰显感恩奋进、追求卓越的良好风貌,让我们一起翻开他们的故事,聆听他们的实践心声。 
寻共存之道 沃自然之本
中国杂交水稻经过50多年的创新发展,成为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物联网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一站前往淮安南徐村的家庭示范农场基地,了解当地的水稻种植情况,同时学习关于水稻种植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了解到,当地今年采用的水稻品种是苏秀867号,单产稳定在600kg/亩以上,种植面积在一千亩左右,学习了水稻从种子处理及苗期处理、水稻移栽、插秧管理、水稻施肥技术、水稻水分管理、水稻常见病害防治等完整的水稻种植流程,从中也学习到了水稻在种子期间要进行晒种、盐水选种,播种后要进行苗床温度管理及水分管理等。
第二站前往镇江丹阳的农场,经过调研得知:由于今年天气炎热,虫害灾难少了许多,因此降低了各类化肥的使用,同时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接老一辈的班接着干农业,虽然让赋闲在家的老人有活干,但却地多人少,终究不是解决办法的最好途径,后来他们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包括无人机撒化肥,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农作物及产量如下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发展科技农业既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之一,随着时代的转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中,不仅仅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帮助,任何行业皆是如此,通过发展科技农业势在必行。而无人机等技术更是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第三站前往无锡惠山区都市农业园,实践团在与村民交流时了解到,这是一个建设规模50亩的水稻一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推广示范基地。学习了小麦田间生长发育特征、掌握小麦分菓特性、进行小麦成熟期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察等。农场的绿化环境特别的好,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当地的村民热情为实践团介绍他们所种出来的产物,同学们也感慨在这炎热的夏天农民的辛勤劳作。 
活动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我们农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乡村振兴。不仅城镇要好,乡村也要好,乡村城镇一样好。我们不能满足,还要再接再厉。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早有谋划。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进行了系统阐释。作为青年学生要做到青山不改
愿绿水长流。
运河文化,传奇故事 从古至今,从未断绝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誊写自己的历史 博物馆就像一位历史的记录者 记录着文化的兴衰 记录着时代的更迭 也记录着近百年 我党带领中国人民 百年砥砺奋进的光辉历史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中运博”,全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扬州三湾风景区,总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现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展览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以及“运河上的舟楫”“运河湿地寻趣”“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等9个专题展览,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线上的各城市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据相关部门报道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现有红色文化遗址420余处,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纪念地,以及与重要党史活动、重要思想和文化事件有关的各种遗迹等。
物联网工程学院实践团前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进行参观。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运河文化,传奇故事,从古至今,从未断绝。特别是近百年,革命先烈为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计个人利益得失,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党的使命。
江苏大运河文化带主河道及重要支流沿线上的各城市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据相关部门报道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现有红色文化遗址420余处,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纪念地,以及与重要党史活动、重要思想和文化事件有关的各种遗迹等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在江苏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蕴含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构成了江苏千年运河文的底色和不可磨灭的红色历史记忆。
滔滔运河水滋养了一代伟人周恩来,瞿秋白、陆定一、朱瑞、江上青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也记录了粟裕大将、叶飞大将等我党优秀指战员的峥嵘岁月。作为青年的我们深知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并非一言两语所能概括,所以参观大运河博物馆,了解运河文化,感受革命先辈“为党不怕流血牺牲、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我们青年而言尤为重要。 活动感悟:
回望历史,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奋力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续红色血脉 担青年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物联网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利用假期时间在泰州村委会、盐城阜宁老年公寓光荣院、周口晋岗李村委会开展志愿活动。
物联网工程学院殷冰茹同学在家乡泰州的村委会里,参与村委会的自然灾害房屋普查活动,为保障各位村名的生活安全,殷冰茹同学挨家挨户进行登记汇总,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她说道: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不忘初心,牢记共青团的使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跟党走,是我们共青团员的基本准则,既然我的家乡有需要,那我就应义不容辞的冲上去。
最新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7亿,预计2025年前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物联网工程学院阴欣宇同学假期生活中,在阜宁老年公寓光荣院慰问老人,这些老人在青年时期为祖国而奋战或作为前线奋战人员的坚实后盾,都为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当地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给这些老年人带去了精彩的节目和礼物,小孝孝于家,大孝忠于国。老有所养,是许多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的“国事”,应对“银发潮”,总书记也是深谋远虑,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规划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也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老年化战略部署,关爱温暖他们,让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筑多重抗疫防线,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在校学生,为了在疫情期间奉献一份自己微弱的力量,物联网工程学院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防疫政策,筑牢国内抗疫防线,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在疫情防控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贡献。坚持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顾全大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共同守护好人类生命安全。在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一个可以独善其身,要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活动感悟: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并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不单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弘扬了新风气、新风尚,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地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